正值畢業季,職場新人會面臨大量繁瑣的任務、因為不熟悉工作流程頻繁導致失誤等困境。
作為過來人,深知各位想逃離處處碰壁狀態的心情甚是迫切。
因此,小編總結了以下幾條推進工作順利且快速進展的好方法,以及規避“職場坑”的建議,助力你駕輕就熟hold住工作。
話不多說,先往下看吧!
1、利用二八原則提高效率
你應該也遇到過這種情況:花費大量時間和精力完成一些瑣事,回過頭來發現居然還有更重要的事情等著自己。
這是職場新人常犯的“規模錯覺”情緒化本能:把注意力和資源集中到個體事件上,最終導致處理事情的時效和結果都不如所愿。
前陣子公司新來了一批實習生,其中Kayle比別人都要認真努力,但她卻成了最先被淘汰的那一個。
原因很簡單,她雖然每一件事都很努力,但沒分清楚輕重緩急。
有一次上司給她布置緊急策劃任務,需要在一天內給到方案。不一會兒,她又收到另一個同事的寫稿請求。
Kayle想著反正活動策劃一天內給到就行,就先去忙新任務。結果下午上司詢問任務進度的時候,她一個字都還沒開始寫,被罵得不輕。
工作永遠有新的,時間總是不夠用,對實習生來說這種現象更是明顯。在堆積的任務面前,二八原則的運用就尤為重要。
二八原則是指在任何一組事物中,最重要的只占其中一小部分,約20%,其余80%盡管是多數,卻是次要的。
我們可以把要做的事情列成一個清單作為線索,從中選取最重要、最緊迫的20%,先把大部分精力放在這些事情上。
從重要到次要,從繁重到瑣碎一步一步解決,對上司有交代,對自己心里有底,自然能提高工作效率和質量,贏得老板歡心。
2、多維視角擺脫盲從困境
剛進職場遇到工作不知從何入手的情況,大多數人會選擇請求前輩幫助。
這在所難免,畢竟前輩已經在崗位上累積了經驗。有對方帶領,必定能讓你更快適應。
但要注意的是,每個人的深刻理解和認知,往往僅局限于自己的工作崗位。盲目跟著別人的思維走,容易陷入“單一視角”本能,把事情搞砸。
所以對前輩給出的經驗必須保留自己的判斷,同時以謙卑的態度和更多人交流,獲得更多信息。
要記住,更全面地看待工作,才能快速找到勝任工作的捷徑,獲得成功。
短短兩年時間,我就從普通職員跳到項目經理崗位,工資翻了兩番。肯拼是原因之一,但個人認為最重要的,是對工作有自己的想法。
在職場新人期間,我也和別的小萌新一樣,會積極地向前輩討教經驗。只是不同的是,我還會在工作執行中加入自己的理解,提出建議,絕不盲從。
久而久之的交流中,上司覺得我既能通過積極學習高度完成工作,又可以給公司項目帶來新創意增長效益,很快就提拔我了。
歸根結底,沒有任何一種經驗可以萬能地解決問題。你要獨立于他人的經驗之外周到地看待事情,看得更多、更全,才能爬得更高,走得越遠。
3、 理解事件客觀原因把握問題要點
當壞事發生時,人們第一反應總是找理由責怪他人,這是歸咎他人的本能。
讀者小C曾跟我傾訴,初入職場的三個月里負責的兩個項目最終導致失敗,都是因為上司在關鍵時候的失誤決斷。
兩次合作項目下來,累積了不少怨氣,最后實習期還沒過就提出辭職。現在室友們都確認正式工作的offer了,只有她一個人還在為未來迷茫打轉。
Leader也許有錯,但作為職場人,如果每一次都把問題怪在別人身上,就無法反思問題產生的真正原因,喪失借此學習、進步的機會。
而且抱怨會讓本來可以輕松解決的問題,最終花上好幾倍的時間糾纏,這當中的損失不可估量。
已成定局的錯誤,最重要的是去分析、找出問題的核心,總結經驗,以防下次再犯。
越是揪著錯誤不放,既傷了自己,又誤了工作,得不償失。
4、立足整體找出應對方案
以偏概全,是指以局部判定全部,用片面看待整體,這是職場的一大禁忌。
作為職場人,為人處事思維應該更全面開闊,站在全局觀念衡量事件的好壞得失。
同事Nick上個月接手了一個緊急項目,由于時間有限很多想法無法實現,所需宣傳物料也無法準備周全,導致實際效果和項目目標大相徑庭。
他覺得很是羞愧,選擇辭職,絲毫不聽勸。
可在上司眼里,Nick負責的項目至少達到了支出投放和目標達到1:1的效果,已經做得不錯了,也正打算給他一個新項目好好發揮。
另外本就是一個臨時頂替的項目,光是能夠順利推出,就已經幫了公司很大的忙了。
只是不管旁人怎么好說歹說,Nick依舊固執地盯著原計劃目標過意不去。
最后,上司對他的印象也從“負責任”變成“執拗人”,不再挽留他。
很多時候并非你不夠好,只是你過于放大不好的一面。事情也你想象得那么糟糕,只是你盯著糟糕的一面不放而已。
別人本就沒義務拯救你,你若是以偏概全過不去,吃虧的終究是自己。
5、 冷靜處理信息計算真實風險
經常會看到這類標題的推文:“做好本職工作,正在毀掉你的職場人生!”、“那些拿死工資的人,最后都怎么樣了?”、“人到中年,再不辭職就晚了!”……
其實真正毀掉一個人的,絕不會是“做好本職工作”“拿死工資”“沒辭職”這些事情,而是看到這些標題后產生的焦慮感和做出的情緒化決策。
在這個無時無刻不澆灌焦慮以騙取流量的時代,要記住以下幾點,避免做出沖動的情緒化決策:
(1)深呼吸,給自己一點時間和更多信息;
(2)堅持了解基礎數據,小心判斷那些相關卻不準確的數據;
(3)警惕那些帶有偏見的預言家,堅持對預測有一個全面的了解;
(4)想象激烈行動的后果和副作用。
焦慮是逃不開的,但依舊可以找到方法輕松解決,不讓它主宰你的情緒。
別再把寶貴的注意力放在錯誤的方向浪費時間了,美好的事情正遍地發生。
以上,是比爾·蓋茨送給全美大學生的畢業禮物——《事實》一書中針對職場新人可用的部分觀點。
其實不僅職場,放眼生活來看,我們也會被一些常見的固化思維絆住,在其中自我封鎖、壓抑、萎靡不振。
不過很多時候并非困難多強大,而是我們沒有試著去尋找突破口解決罷了。有時候化解偌大的困難,甚至簡單到只需要轉變一下思維方式。
以偏概全、一分為二、單一視角、規模錯覺、直線思維......這些這些常見的錯誤思維模式都可以得到校正。
免費電話
7*24小時免費電話